西安热线发布西安地区新闻  用户名: 密码:
首页|设为主页

图文:生态旅游 美丽黄陂

来源:天津热线   日期:2012-12-24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在中国,“木兰传说”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

  木兰故里,就在武汉市黄陂区。

  黄陂北枕巍巍大别山,南濒浩浩长江水,国土面积2261平方公里,人口113万,是武汉市版图最大、人口最多、生态最好的新城区。这里有近千平方公里的都市后花园木兰生态文化旅游区,有武汉境内最高的山、最洁净的湖、最大的森林公园、最多样化的动植物种类,幽、奇、险、秀集于一体。木兰故里黄陂,被誉为中部最美的生态文化休闲之都。

  木兰故里

  旅游产业助推生态文明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号召全党同志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武汉市黄陂区近年来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黄陂。

  大江大湖大武汉,好山好水好黄陂。

  目前,黄陂拥有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生态旅游景区群:木兰山、木兰湖、木兰天池、木兰草原、木兰清凉寨、木兰古门、锦里沟、木兰云雾山、农耕年华和大余湾等。其中国家4A级景区7家,居全国区县第一,3A级景区2家。配套建成各类宾馆酒店63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2家、三星级4家,另有3家五星酒店在规划建设之中,同时还建设星级农家乐479家,其中五星级休闲农庄8家,位列全省第一。整个木兰生态旅游区已经形成了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服务体系,具有一次性接待1.5万名游客食宿的能力。2012年,全区共计接待旅游803.5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20.08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8.6%和97.6%。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已成为华中地区及高铁游线重要的旅游目的地。2012年,黄陂区被授予“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2012中国县域旅游之星”和“中国最具活力的老区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等称号。

  黄陂旅游的兴起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已成为黄陂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兴农富民的重要产业。旅游业带动全区5万农民直接或间接吃上了旅游饭。涉及旅游产业的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5%。特别是刘家山村、朱冯山村、道士冲、张家榨等50多个村的农民因直接参与旅游业收入均有大幅提高,从过去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全区最富裕的、最美的山村。

  追求卓越再接再厉建设幸福黄陂

  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为贯彻十八大精神,黄陂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十二五”期间“以木兰山为龙头,融合资源,以中国武汉木兰生态文化旅游区为品牌”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同时,积极推进全国旅游标准化和全国智慧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工作。

  整合木兰龙头优势 争创国家5A景区

  黄陂区委、区政府对“十二五”旅游业提出了以“中国木兰故里,四季休闲黄陂”为品牌,积极打造全国旅游目的地的产业战略发展目标。将充分挖掘北部生态、自然景观、人文等旅游资源,突出特色,找准定位,以“中国木兰”为品牌,整合木兰景区群优势资源,联合木兰山、木兰天池、木兰草原和木兰云雾山创建“黄陂木兰生态文化旅游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真正把旅游业打造成全区支柱产业,把黄陂打造成全国旅游目的地。

  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 全面完善旅游体系

  积极推进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区的创建工作,认真抓好智慧旅游建设。完善产品体系:将单一的木兰生态产品发展成系列产品,打造人文木兰、休闲木兰、四季木兰、不夜木兰、娱乐木兰和动感木兰。完善服务管理体系:按照全国旅游目的地的要求,着重从旅游集散服务功能、导游服务功能、旅游地接服务功能、旅游购物服务功能四个方面健全和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体系:一是按二级公路标准,对通往木兰生态旅游区各景区的旅游主干道全面进行改造升级,打造15分钟一个景区,2小时联通黄陂景区群的“15+2旅游交通圈”;二是从《木兰辞》中选取若干个具有表现力和代表性的文化概念,按照城市雕塑打造,分别布局木兰大道两侧,形成一条具有特色的旅游文化景观大道;三是按照统一的仿古建设风格,对木兰生态旅游区境内和旅游通道两侧的村镇建筑进行立面改造;四是逐步对旅游景区周边和旅游过境地两侧影响视觉的电线进行地埋或其它方式的处理;五是彻底消除旅游区内的通讯盲区。

  推动区域社会经济 加快农民增收致富

  “十二五”期间,抓住黄陂被纳入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这一难得机遇,以旅游景区为龙头,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探索农商结合,企业化管理,产业化、园区式的小康社会建设模式,使旅游业真正成为发展引擎。做好“农业+旅游”、“农村+旅游”、“农民+旅游”的三道加法:北部木兰生态旅游区发展规模休闲农业面积10万亩,扩大木兰茶园、木兰花园、木兰果园、木兰栗园、木兰竹园、木兰草原建设,形成木兰系列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打造观赏、采摘、体验的聚集区、示范带,做大做强观光农业;按照农村城市化的要求,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实施“十百千工程”,即10个“三宜”集镇,100个“三宜”专业村和农庄,1000家休闲农户(农家乐);大力推进乡村休闲游发展。进一步拉长旅游产业链,拓宽农民致富门路,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农民年人均收入水平,将使农民的年人均收入在现有的基础上增长2-3倍。

  十八大的召开,为黄陂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黄陂区依托美丽的自然风光,顺应时代潮流、紧抓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为形成文化相融、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平台共享、互利互助的大旅游格局不懈努力。我们坚信:黄陂必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先行者,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社会发展更加和谐、黄陂山水更加美丽做出新的贡献。

  敢为人先“四主”战略开创黄陂旅游模式

  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除了自然资源的优势,更离不开科学的思想指导。黄陂区坚持旅游兴农富民战略,以创建中国旅游强区、打造全国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探索出一条以“政府主导、企业主角、农民主体、行业主管”为思路的旅游产业区域一体化发展之路。

  政府主导,引领旅游产业科学发展。

  黄陂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拥有“盘龙殷商”、“木兰传奇”和“二程理学”三大文化名片。依托木兰文化,将文化融入旅游发展当中,打造和推广“中国木兰故里,四季休闲黄陂”品牌是黄陂旅游的核心概念。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旅游发展,亲自抓旅游,从而助推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确定“十二五”期间旅游的发展格局为“一区一城一带”:“一区”,即北部木兰生态旅游区;“一城”,即黄陂新城;“一带”,即南部“三景”的旅游观光带(台湾农民创业园、汉口北市场群、盘龙城)。为支持旅游产业发展,黄陂区每年共整合各类资金近10亿元用于发展旅游。今年,区财政出资460万元专门完善全区道路旅游标识,投入120万元启动智慧旅游,拿出600万元请专业公司做5A景区提升规划。与省客集团签订“武汉至木兰八景旅游直通车”合作协议。围绕“中国木兰故里、四季休闲黄陂”宣传主题,黄陂已举办了13届中国武汉木兰旅游文化节、4届中国武汉木兰山登山节和4届武汉木兰杜鹃节。区政府和企业联手每年投入资金近千万,在省市主流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上登载宣传营销资料,促进供需对接,提升黄陂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引导旅游业健康发展。

  企业主角,带动旅游产业加快发展。

  近几年黄陂旅游业良好的成长性,吸引了大量完成“原始积累”的民营企业家们纷纷介入,外出回归黄陂的创业总人数达2.5万人,投资50万元以上的达1550人,其中兴办旅游企业近百家,成为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黄陂,景区开发实施“开发业主+村组+农民+行政组织”的联动体系。大老板负责建景区,当地村组+农民给予全力支持与配合,各级行政组织负责排忧解难、环境创新,结成了“联股、连心、联利”的利益共同体。“景区带村”的开发战略成功把景区建设推向市场,引进了涉足开发旅游产业规模企业达到12家,投入资金几十亿元,建成了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生态景区群。

  农民主体,开发旅游产业合力发展。

  农民是大地的主人,黄陂坚信,把丰富的山水资源和农业资源变成发展旅游产业的新优势,农民是主体。在积极组织农民依托自己的山水、耕地、建筑、人力、资金等,量身打造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别具一格的休闲山庄或“农家乐”的同时,黄陂认真落实“农家乐”创业扶持资金,力促按标准提档升级。并积极引导农民全面参与景区的餐饮、住宿、旅游商品等配套服务,从而使许多农民成为了酒店业、餐馆业、运输业、农副土特产经营业等行业的老板,让更多农民参与到旅游景区、旅游专业村、旅游特色镇建设中。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农民自觉保护景区景点生态特色和环境意识,支持投资者兴办规模旅游产业,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根本变化。

  行业主管,指导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
       网友                               评论        评论时间
 昵称:
 内容:  留言内容不得超过200字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此处换一张